新聞來源:封面新聞
更新時間:2021-04-23 08:55:42
責任編輯:周剛
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
4月22日,成都萬象城一烤魚店有員工突然暈倒。經120急救人員診斷發現,暈倒4人處在較為密閉的后廚,初步檢測為一氧化碳中毒,所幸暫無生命危險。據知情人士介紹,造成員工一氧化碳中毒的“罪魁禍首”為灌裝液化氣。小小的灌裝液化氣,為何屢次造成一氧化碳中毒,甚至還發生過爆炸造成人員傷亡?對此,業內人士向封面新聞進行了詳細分析。
現狀
灌裝液化氣難以監管 曾多次發生危險
液化氣屬于清潔能源,但是在灌裝、運輸、搬運過程易發生事故,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安全隱患。而灌裝液化氣主要使用在餐飲行業。
據了解,在國內因液化石油氣爆炸的現象時有發生,僅2019年見諸媒體報道的液化石油氣爆炸現象就超過300余起,造成多人傷亡。比如,2019年10月13日,無錫市錫山區一小吃店發生液化石油氣爆炸,事故造成9人死亡,10人受傷,直接經濟損失約1867萬元,事故被認定為生產安全責任事故,小吃店負責人等6人被公安機關刑拘。
2020年4月23日凌晨,成都市金牛區馬鞍北路附近一商鋪的液化氣罐發生爆炸,此次爆炸殃及鄰里商鋪,現場一片狼藉,幸好爆炸時現場無人,不然后果不堪設想。
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從成都的情況來看,目前在使用液化氣的企業和居民并不少,且比較分散,市場監管難度大,尤其是餐飲行業,部分氣源商來路不明,瓶裝罐質量參差不齊、使用不規范等,而餐飲行業又在人口密集區,如遇事故發生,將直接威脅著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穩定。
人大代表曾提議
推進餐飲行業將灌(瓶)裝改管道供應
記者了解到,此前成都就有人大代表提出《關于推進成都城區餐飲行業瓶裝液化石油氣改裝管道天然氣的建議》,該代表在《建議》中稱,相對液化氣而言,使用管道供應天然氣更加安全方便,便于監督管理,具備更加穩定透明的市場價格等諸多有利監管的優勢。
他建議,由成都市政府主管部門牽頭,成立專項工作推動小組,在成都市全域范圍內分批推進瓶裝液化石油氣改裝管道天然氣工作,同時對參與液改氣專項工作的商戶,給予一定工程安裝費補助,從根本上解決使用灌裝液化氣的潛在風險問題。
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:蜀ICP備09029749號-1 眉公網備: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:(川)字第115號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,如有侵權敬請告知!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。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51120180003 聯系電話:38166855 郵箱:msxwwb@163.com
分享到